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杭州市經濟體制改革“十三五”規劃的通知
149信息公開/col/col810046/index.html文件公告/col/col811161/index.html最新文件/col/col811164/index.html最新文件/col/col933506/index.html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
杭州市經濟體制改革“十三五”規劃的通知
杭政辦函〔2016〕100號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杭州市經濟體制改革“十三五”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實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9月9日
杭州市經濟體制改革“十三五”規劃
目錄
前言 4
一、回顧總結 5
(一)改革成效 5
(二)存在問題 8
二、面臨形勢 9
三、思路目標 11
(一)總體思路 11
(二)基本原則 12
(三)改革目標 13
四、改革任務 14
(一)建設陽光服務型政府,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14
(二)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引領對外開放合作 17
(三)打造“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建設創新活力之城 20
(四)落實供給側改革舉措,推動發展質效兼優 23
(五)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放寬放活社會投資 25
(六)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促進綠色高效發展 27
(七)健全城鄉一體化機制,提升協調均衡水平 29
(八)實施共享發展改革,增強獲得感幸福感 31
五、保障措施 32
(一)加強組織領導 32
(二)嚴明責任分工 33
(三)抓好協調推進 33
(四)有序推進試點 33
(五)註重督查評估 34
(六)營造改革氛圍 34
前言
改革開放是推動轉型發展的制勝法寶。“十三五”時期,杭州將邁入以改革求突破、以創新求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新階段,實現率先過坡越坎,確保繼續在全省發揮龍頭領跑示范帶動作用、確保繼續走在全國重要城市前列的根本出路和根本動力在於全面深化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率先形成有利於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將對改革全局起“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本規劃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根據《中共杭州市委關於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的決定》《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等要求,總結回顧“十二五”取得成效,分析研判“十三五”面臨形勢,提出“十三五”總體思路、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是未來五年全市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行動綱領和改革藍圖。
一、回顧總結“十二五”以來,杭州市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這一核心,深入推進省級綜合改革配套試點和“杭改十條”,各項舉措落地生根、亮點紛呈,改革成效逐步顯現,發展活力明顯增強。
(一)改革成效。1.國傢重大戰略取得實質性進展。杭州獲批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建設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56條創新政策順利落地,一批先行先試管理制度和試點經驗得到國務院高度肯定,並向全國復制推廣。作為第10個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杭州以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為目標,兩個規劃和一批創新舉措正在抓緊制定中。
2.“四張清單一張網”向縱深推進。全面完成權力清單梳理制定工作,市級部門行政權力精減幅度達70.8%。市級部門責任清單和企業投資項目核準清單公佈實施,市級財政專項資金清理整合全面開展,資金管理清單公開。項目審批制度重大改革實施,行政審批事項削減51.3%,85項投資建設項目市級審批管理權下放,工業企業“零土地”技術改造項目不再審批出臺,浙江政務服務網杭州平臺建成,上線運行的行政許可事項達554項;“五階段”審批新流程全面推行,基本建設項目審批時間縮短40%,審批職能歸並率達100%。開展行政規范性文件專項清理,廢止和宣佈失效文件543件。
3.投融資體制改革邁出堅實步伐。出臺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等系列政策文件,成立市投資項目決策委員會。先後設立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信息產業投資基金,籌建設立規模逾400億元的城市發展基金和200億元的PPP支持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大力推進,推出91個PPP項目,9個項目被列入國傢PPP示范項目名單。累計爭取國傢專項建設基金195億元,停車場建設專項債券試點獲批,企業債券發行支數及規模均居全省首位。青春寶集團等市屬國企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
4.要素市場化改革初見成效。出臺實施“畝產倍增”計劃、工業用地評價考核體系、差別化供地等土地市場化配置改革,2015年單位建設用地GDP比2010年提高50%以上。能源消耗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率先推進,超限額標準用能電價加價制度實行,居民用水和天然氣階梯價費改革平穩推進。排污權交易機制持續創新,初始排污權交易和排污權抵押貸款實施,排污權登記中心全國首創,國傢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試點啟動。東苕溪流域用水總量控制和水權制度改革試點有序推進,水權確認基本完成。
5.創新創業機制進一步深化。“科技創新30條”“人才新政27條”等創新創業政策體系實施,國傢科技金融試點城市、國傢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四位一體”科技金融體系、科技資金競爭配置和績效評價機制成效顯著,高新區省級科技體制改革試點啟動。“一號工程”“十大產業”等主導產業發展機制不斷健全,新經濟、新業態培育機制加快推進,41個省、市級特色小鎮蓬勃發展,國傢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建設開局良好,列入國傢孵化器管理體系的眾創空間占全國十分之一。金融創新不斷湧現,區域金融中心和財富管理中心建設全面推進,私募金融、互聯網金融、小微金融亮點紛呈,浙江網商銀行、杭銀消費金融公司等一批金融機構應運而生。
6.市場主體活力激發成效顯著。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五證合一”全市覆蓋,“多證合一”“證照合一”“就近登記”等多項便利化改革推行,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成為首批全國創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上線運行,10餘個信用制度出臺,實現6億多條法人和自然人信用信息的實時歸集,信用建設杭州模式全國推廣。蕭山成為省級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各項政策配套體系不斷完善,“十二五”新增市場主體26.31萬傢、註冊資本14692億元,全國民營企業500強達55傢,連續13年居全國城市第一。
7.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不斷深化。城市國際化戰略啟動實施,國際化行動綱要正式發佈,旅遊國際化發展機制積極推進,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獲批實施。對外開放領域不斷拓展,“十二五”期間累計到位外資284.06億美元,截至“十二五”期末,已有112傢世界500強企業在杭投資188個項目,國內招商引資引進到位資金4663.2億元,上報省浙商回歸引進省外到位資金1928.52億元。對外貿易、境外投資和服務貿易快速發展,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額年均增長31.1%。杭州都市經濟圈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深入實施,我市經濟首位度從2010年的48%上升到2015年的50%。
8.城鄉一體化改革全面發力。淳安國傢主體功能區建設、臨安國傢中小城市綜合改革等國傢級改革試點積極推進,多規融合工作方案出臺。富陽撤市設區,蕭山、餘杭、富陽與主城區一體化發展取得重大突破,大江東管理新體制實體化運作,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與錢江經濟開發區實施兩區整合提升。省級小城市培育和中心鎮建設機制不斷健全,區、縣(市)協作和聯鄉結村工作成效明顯,落實區、縣(市)協作資金13.77億元,籌集聯鄉結村幫扶資金6.02億元。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啟動實施,農村供銷、生產、信用合作“三位一體”改革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基本完成。
(二)存在問題。“十二五”時期我市經濟體制改革為我市在繼承中鞏固發展、在創新中優化提升、在補齊短板中實現突破提供瞭強勁動力,但也必須正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與發展形勢的要求尚有較大差距。突破思想觀念和利益固化的藩籬難度加大,更加需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的決斷和勇氣。市場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社會資本進入市場還有諸多隱形壁壘,市場化要素配置機制尚不健全,政府職能轉變還沒有到位,部門分割、行業壟斷等現象依然存在。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創業體制尚未完全建立,束縛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創新機制活力有待加強。城市國際化短板亟需精準發力,三區四縣(市)與主城區一體化機制亟待完善,城鄉發展差距依然明顯。
二、面臨形勢“十三五”時期,國際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市也將邁入以改革求突破、以創新求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既面臨重大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
(一)國內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轉型升級進入攻堅期,對改革提出瞭新使命。“十三五”時期,全球經濟處於後金融危機的深度調整期,仍面臨較多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因素。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資源環境約束加大,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支撐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數量擴張的資源條件和動力因素正逐漸消退。為此,必須通過持續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並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推動經濟結構和增長動力發生顯著變化,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提高經濟增長質量,並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
(二)全球科技革命方興未艾,創新驅動漸成主動力,對改革賦予瞭新路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正加速滲透到經濟社會各領域,我國把創新擺在國傢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杭州作為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動力更加註重創新驅動,“互聯網+”、分享經濟、智能制造等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層出不窮,新設市場主體加快成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局面正加速形成。為此,需要把握重要改革先行先試、“雙創”發展率先探索的機遇,走出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路,進一步激活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營造良好發展環境、進一步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城市國際化成為杭州首要戰略,開放型經濟進入新階段,對改革提出瞭新要求。
國傢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三大戰略,長三角城市群、杭州都市圈建設深入推進,開放共贏、良性互動的區域發展格局正在形成。杭州將城市國際化作為“十三五”時期的首位戰略、首要任務,需要以承辦2016年G20峰會和籌辦2022年亞運會為契機,深入推進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開辟城市國際化發展新路徑,著力健全與國際貿易投資規則和區域協調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在服務國傢戰略中提升城市發展能級。
(四)城鄉區域結構加速轉型,美麗中國樣本建設深入推進,對改革提出瞭新命題。
國傢新型城鎮化戰略深入實施,城鄉區域結構對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健全城鄉一體化體制機制提出瞭新要求。為此,“十三五”期間,我市應盡快培育功能協調的空間發展結構,積極有序地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新命題,在二元戶籍制度、公共財政體制、農村產權制度等方面先行先試,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突破,探索建立適應城鄉一體化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以實現城市發展方式與經濟發展方式同步轉型、城市競爭力與群眾獲得感同步提升。
三、思路目標(一)總體思路。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為導向,以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為核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政府自身改革為突破口,以全面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為首要任務,以建設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為主攻方向,構建可充分激發、利用浙江乃至全球企業活力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形成有利於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為持續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創新活力之城、東方品質之城和美麗中國樣本建設提供發展新動能和堅強保障,確保杭州繼續穩居全國大城市發展第一方隊,努力把杭州建設成為“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
(二)基本原則。
——堅持問題導向與註重實效相結合。圍繞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結構性矛盾凸顯、風險隱患增多等突出困難,抓住影響杭州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堅持“補齊短板”,精準發力,切實提高改革的針對性、實效性。
——堅持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既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又強調改革舉措的輕重緩急、難易程度、推進條件等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選準主攻方向,以局部試點和基層創新為先導,把握改革關鍵環節,合理選擇時間窗口,力爭率先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帶動整體改革創新。
——堅持改革創新與依法合規相結合。在堅持法治原則和途徑的基礎上,解放思想,先行先試,以局部試點和基層創新為先導,全面落實好中央的頂層設計和省級層面的改革要求,緊密結合杭州實際大膽實踐,實現創新探索和於法有據的有機統一,帶動全市整體推進改革創新。
——堅持縱向聯動與橫向協調相結合。既要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與對接,及時瞭解中央和省級層面的重大部署;又要註重改革辦、領導小組和職能部門各方力量,建立市、區縣(市)上下聯動機制,促進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以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各項改革。
(三)改革目標。
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署,率先在重大改革上引領示范,率先在難點問題上探索攻堅,圓滿完成中央、省和市部署的各項經濟體制改革任務,各項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基本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保障,促進供給與需求的有效銜接、新動能培育與傳統動能提升的協調互動。
——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走在全國前列。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力度不斷加大,努力實現“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服務質量最好、投資環境最優”,高品質、高績效的公共治理和政府服務的“杭州標準”基本形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邁上新臺階。
——促進高水平雙向開放的制度規則更加接軌國際。城市生產生活環境、管理方式、制度規則與國際接軌程度顯著提高,跨境電商生態圈全球最優,與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基本建立,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更加活躍,城市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明顯增強,成為“網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樞紐。
——符合創新創業發展規律的體制機制率先形成。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示范作用充分顯現,符合鼓勵創新、支持創造、激勵創業的制度環境基本形成,產業結構實現再優化再升級,創新人才和成果不斷湧現,創新資源要素有效集聚,創新創業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市場起決定作用的要素市場體系基本建立。市場配置資源能力顯著增強,放寬放活社會投資的體制機制基本形成,土地、資金、能源、環境等關鍵要素的集聚、供給基本滿足經濟社會發展要求,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方式綠色低碳的格局加快形成。
——協調共享的城鄉一體化機制建設邁上新臺階。主體功能區戰略實施效果顯著,新型城鎮化機制深入推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機制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斷深化,農村各類權能得到進一步保障,城鄉區域關系更加協調,服務全省發展的能力不斷提升。
四、改革任務(一)建設陽光服務型政府,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1.繼續深化“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建立健全“四張清單”動態調整機制,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向鎮街基層延伸,完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執行情況跟蹤督查機制。推廣服務清單模式。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推進跨部門跨領域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探索基層聯合執法新模式。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責關系和權力事項,厘清市與區、縣(市)兩級職權邊界,探索實施更加科學高效的分級管理。推進“互聯網+”政務建設,設立大數據管理機構,逐步組織現有政務應用向政務雲平臺遷移,簡化部門間業務專網,實現跨層級、跨部門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打破“信息孤島”。
2.全面推進市、區縣(市)行政審批層級一體化改革。繼續優化審批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新經濟市場主體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水平。加快落實企業“零地”投資項目政府不再審批,深化企業獨立選址項目高效審批,推廣產業園區投資項目前置審批“化零為整”改革試點,更好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推動投資項目網上聯審聯批,切實提高審批效率。擴大“證照網上申請、快遞送達”適用范圍,推廣“互聯網+政務服務”,探索試行“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深化投資項目審批服務代辦制。全面推進市、區縣(市)行政審批層級一體化改革。全面深化涉審中介市場化改革,積極推動投資項目審批中介管理向區、縣(市)延伸。
3.強化事中事後監管體系建設。提高創新創業服務效率。按照事前指導、寬進嚴管、全程服務的要求,加強對取消、下放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的監管,加大公共安全、資源開發利用、能源消耗、安全生產、產品質量、環境保護等領域的監管力度。實施推廣社會信用體系、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和經營異常名錄、社會力量參與市場監督等監管制度,建立市場主體事前信用承諾機制。健全部門間“先照後證”改革後協作機制,構建“數據一個庫、監管一張網、管理一條線”的監管信息體系。
4.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健全規范透明的預算制度,完善全口徑預算管理體系,加快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和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推進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健全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逐步完善市、區縣(市)、鄉鎮(街道)政府間財政管理體制。構建財政資金激勵引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效機制,規范專項資金準入和退出機制,優化分配機制和轉移支付制度。完善全口徑政府債務風險管控機制。加大非涉密部門預決算和財政撥款的“三公”經費預決算公開力度。
專欄一陽光服務型政府建設重點工程
序號
重點改革工程
主要改革內容
1
深化“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
深化政府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改革,形成長效管理機制。完善浙江政務服務網杭州平臺建設。
2
增強企業投資自主權
全面推行工業企業“零土地”技術改造項目政府不再審批新流程,推廣產業園區投資項目前置審批“化零為整”改革試點,推進市縣行政審批層級一體化改革。
3
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和質量
探索行政審批告知承諾制和建設工程“多測合一”制度,推進審批標準化建設,推動投資項目網上聯審聯批,擴大“證照網上申請、快遞送達”適用范圍,深化投資項目審批服務代辦制。
4
事中事後監管體系建設
健全完善事前指導、寬進嚴管、全程服務的事中事後監管辦法。
5
財稅體制改革
出臺《關於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實施意見》,構建財政資金激勵引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效機制,健全規范透明的預算制度,完善全口徑預算管理體系。
6
新一輪公務用車制度改革
結合中央公車改革精神,根據省車改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制定出臺杭州市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全面實施新一輪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確保平穩運行。
(二)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引領對外開放合作。
5.深化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首要戰略任務的體制機制。深入實施《全面提升杭州城市國際化水平的若幹意見》,加快構建國際會展國際旅遊發展新機制,打造國際會議目的地城市和國際重要的旅遊休閑中心;創新完善對外文化傳播和交流合作機制,建立健全對外宣傳和城市形象推廣機制,打造東方文化國際交流重要城市。構建接軌國際的市場規則體系,營造以外籍人員醫療教育、出入境、就業居住等便利化為方向的國際化服務環境,加快引進境外商事仲裁和調解機構,構建接軌國際營商環境。深入推進空港經濟區建設,積極創建國傢級臨空經濟示范區。
6.提升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跨境電商綜試區先發優勢,繼續推進在跨境電商B2B業務標準、便利通關、信保支持、金融服務、智能物流等方面創新,基本形成一套適應和引領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的管理制度和規則,提升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話語權。完善“六體系兩平臺”功能,建設全球最優跨境電商生態圈,打造“網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樞紐和網上開放門戶。
7.完善與國際貿易規則相銜接的制度規范。創新落實“互聯網+外貿+中國制造”模式,實現跨境貿易大發展。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優化升級,爭創杭州綜合保稅區。推進國傢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再造服務貿易制度體系,高標準推進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增強服務貿易競爭力。完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爭取開展“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打造外貿綜合競爭優勢最強城市。
8.健全招商引資和境外投資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招商引資跨區域協作模式和利益共享機制,優化完善考核辦法,進一步形成招商合力。推進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增加外資準入的透明度。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按照國傢部署逐步放開外資在銀行、保險、證券、養老等領域的市場準入限制,促進內外資創新融合發展。推進對境外投資開辦企業實行以備案制為主的管理方式改革,創新完善境外投資服務促進體系和風險防控監管機制,推進境外投資便利化。
9.構建新型區域經濟合作機制。主動接軌國傢區域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國傢“一帶一路”戰略,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加強與上海、長三角區域和國內外城市的合作交流。加快杭州都市區和都市圈建設,充分發揮杭州中心城市龍頭作用,使杭州都市區成為全省參與國際國內競爭的尖兵和龍頭,完善杭州都市圈合作模式。
專欄二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重點工程
序號
重點改革工程
主要改革內容
1
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的體制機制建設
開展國際標準對標行動,研究開展旅遊、文化、會展等國際化機制建設,營造接軌國際的醫療、教育、出入境、行政服務等便利化服務環境。出臺《杭州市城市國際化促進條例》,研究出臺杭州城市國際化指標體系。
2
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完善“六體系兩平臺”,力爭到2017年年底在通關、退稅、金融、物流等跨境電子商務管理與服務領域推出一批創新舉措,基本形成一套適應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管理制度和規則。
3
國傢服務貿易創自動分料機推薦新發展試點
出臺試點細化方案,利用2年時間在完善服務貿易管理體制、擴大服務業雙向開放力度、培育服務貿易市場主體、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模式、提升服務貿易便利化水平、優化服務貿易支持政策、健全服務貿易統計體系等8方面進行探索試點。
4
創建國傢級臨空經濟示范區
加快杭州國際空港綜合建設,構建臨空型產業體系,創新臨空經濟區管理體制,打造全省重要的空港產業基地、區域物流中心和開放合作平臺,爭取成為國傢級臨空經濟示范區。
5
健全招商引資體制機制
建立健全市域內外資統一的招商體制、部門協調機制以及統籌流轉的重大項目招引推進協調機制,加大浙商回歸創新力度,形成“穩量提質、以質為先”的招商導向,建立內外資創新融合發展機制。
6
境外投資管理制度改革
創新完善境外投資服務促進體系和風險防控監管機制,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
7
構建新型區域經濟合作機制
充分發揮杭州中心城市龍頭作用,加快杭州都市區通勤一體化和公共服務互聯互通建設。完善杭州都市圈合作模式,深化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城際軌道、高速公路、高等級航道和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提升杭州在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中的能級。
(三)打造“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建設創新活力之城。
10.加快建設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加快完善杭州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平臺體系,健全示范區建設管理體制,落實示范區“1+X”政策措施;加快完善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體制機制,建立健全統一規劃、統一協調、分工協作機制,打造全國創業創新生態的先行區和最優區。形成以高新區(濱江)、臨江兩大國傢高新區、城西科創大走廊為核心,力爭實現“一區十片、多園多點”市域全覆蓋。
11.積極打造科技體制改革先行區。落實推廣中關村先行先試政策,全面開展杭州高新區(濱江)科技體制改革試點,積極申報第二批國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創新研發資金投入方式,加快科技經費“撥加投、撥加貸、撥加保”等間接支持,建立無償資助與有償資助並行、事前資助與事後資助結合的多元投入機制。健全重大科技專項競爭擇優機制,推動政府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深入推進國傢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建設,加快建設國傢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實驗區,爭取設立知識產權法院、檢察院,鼓勵企業申請國際專利。創新科技成果交易轉化機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政策體系,落實科技成果處置權與收益權改革政策,建立杭州科技大市場,探索境外創新投資和技術消化吸收創新激勵制度。
12.著力完善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全面落實“人才新政27條”,積極推動杭州高新區(濱江)、未來科技城打造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和人才生態示范區,推進創建人才特區。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健全人才使用評價機制,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構建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創新人才雙向流動機制,加快建立杭州科技創新發展院,探索與國際規則接軌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招聘、薪酬、考核、科研管理、社會保障等制度,增強人才體制機制的靈活度和開放度。
13.大力構建創新創業培育機制。加快推進未來科技城國傢“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推進各方力量合作搭建全要素、全創新鏈資源集聚的雙創服務平臺,促進發展眾創、眾籌、眾扶、眾包新模式,著力打造集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服務鏈等要素支撐的眾創生態系統,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雙創發展樣板。深化國傢促進科技金融結合試點城市建設,完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體系,探索民間資本向風險資本、創業資本轉化通道。推進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設,制定和落實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各項政策,完善政府購買創新服務政策,探索實施創業擔保基金等創業失敗的成本分擔機制。
14.不斷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放寬新註冊企業場所登記條件限制,推動“一址多照”、集群註冊等改革,創新一站式窗口、網上申報、多證聯辦等工商註冊便利化措施。爭取外商企業登記權限下放至具備條件的區、縣(市),方便外資企業就近登記;開展企業名稱登記改革,簡化企業註銷流程,推進註冊登記網上辦事服務和全程電子化。
15.著力優化服務創新管理。提升政府服務新經濟的能力和水平,推進構建激發創新活力、推廣創新成果、支持業態創新的體制機制,促進知識和智力資源更快實現經濟價值,推進新經濟蓬勃發展,匯聚增長新動能。
專欄三創新創業機制建設重點工程
序號
重點改革工程
主要改革內容
1
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
出臺《發展規劃》和《空間佈局規劃》,落實“創新創業新天堂”行動計劃,實施一批重大創新項目,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
2
第二批國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申報
啟動編制《杭州市創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方案》,積極申報第二批國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
3
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
構建城西科創大走廊規劃體系,按照“三統三分”的職能界定理順體制機制,制定鼓勵科技成果轉化、企業、產業、人才、科技金融等創新的政策體系。
4
科技體制改革
落實中關村“6+4”先行先試政策;落實重大創新產品首購制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推行職務發明成果轉讓收益在個人和單位之間合理分配的制度;對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以職務發明成果作價入股的企業,放寬股權獎勵、股權出售對企業設立年限和盈利水平限制;實施重大創新工程和項目容錯機制。
5
創新創業重大試點建設
杭州高新區(濱江)科技體制改革試點,未來科技城國傢“雙創”示范基地,全國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國傢促進科技金融結合試點城市,國傢知識產權示范城市。
6
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
深入實施“人才新政27條”,建設浙江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園(杭州未來科技城)。
7
創新創業制度環境建設
大力發展眾創空間,積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推廣創業服務券和活動券,探索創業失敗成本分擔機制。
8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落實好商事登記制度“新九條”,下放外商企業登記權限,開展註冊登記網上辦事服務和全程電子化。
(四)落實供給側改革舉措,推動發展質效兼優。
16.全面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措施。強勢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五大任務,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實施去產能行動方案,分類有序推進低端和過剩產能淘汰,優化處置“兩鏈”特困企業。建立健全房地產業健康發展調控機制,完善土地供應調控機制,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加大住房保障貨幣化推進力度,加快“去庫存化”。落實國傢和省“降成本”政策,清理和廢除一批市級收費項目,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切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財務成本、生產要素成本等,減輕實體經濟企業負擔。重點補齊科技創新、民間投資、傳統制造業改造、制度供給和行政區劃調整等短板,為建設世界名城提供強大動力和支撐。
17.優化“1+6”產業體系推進機制。落實“互聯網+”戰略,深入實施信息經濟與智慧應用互動融合發展的“一號工程”,在重點領域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核心知識產權的重大共性和關鍵技術,搶占國際標準制定話語權,形成萬億級信息產業集群,打造全球領先的信息經濟科創中心。實施《中國制造2025杭州行動綱要》,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與新材料、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時尚等六大重點產業,跟蹤發展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增材制造、新型顯示、虛擬現實等前沿產業,搶占全球產業制高點。深化園區整合優化提升,探索市域跨區域協作模式,推動轉型發展。深化國傢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進一步放寬服務業領域市場準入,不斷創新服務業發展機制。有效轉變政府扶持產業發展方式,基本形成直接與間接、無償與有償相結合的政府產業扶持機制。
18.健全特色小鎮培育發展機制。深入實施杭州市《關於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實施意見》,完善特色小鎮創建評審、季度通報、年度考核、退出淘汰等工作機制,制定完善市級特色小鎮考核辦法。按照“引領示范一批、創建認定一批、培育預備一批”要求,分類推進特色小鎮創建,形成一批產業特色鮮明、功能集成完善、示范效應明顯的特色小鎮。
19.深入打造“信用杭州”。加快創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建立完善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基礎的信用標準體系,全面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行業和市場監管體系。培育規范多層次全方位的信用服務市場,依法推進信用產品市場化運作。探索打造“信用+城市”新模式,營造“誠信有價、信用惠民”環境。構建城市信用大數據平臺,實現與國傢、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互聯互通,合理有序開放信用數據,提升信用決策支撐和風險防范作用,使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專欄四發展質效提升機制重點工程
序號
重點改革工程
主要改革內容
1
建立完善“三去一降一補”制度
建立健全有利於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的體制機制,強化降成本、補短板的制度保障。
2
健全“一號工程”推進機制
建設“全球雲計算和大數據服務中心”,深化完善企業戰略合作機制,實施《中國制造2025杭州行動綱要》,完善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推進機制。
3
特色小鎮培育發展機制
實施《關於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實施意見》,培育一批省、市級特色小鎮。
4
創新服務業發展機制
深化國傢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推進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全國國民旅遊休閑示范城市。
5
全國社會信用體系示范城市創建
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信用信息歸集和共享覆蓋全市所有信用主體,全社會廣泛使用信用產品,形成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的社會氛圍,打造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標桿城市。
6
蕭山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
開展千企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工業兩化深度融合、汽車關鍵零部件和化纖行業的“機器換人”推進工作試點。
(五)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放寬放活社會投資。
20.做大做強投融資平臺。加大政府投融資平臺整合力度,探索設立以行業板塊為依托的產融結合的新型投融資平臺,打造一批大型市級投融資平臺。深化與政策性金融機構在新型城鎮化、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等方面的融資合作。創新投融資方式,推進投融資平臺資產證券化,加強與社保資金、保險資金的合作。支持融資平臺赴海外招募股權投資、發行企業債券和上市融資。
21.激發社會投資活力。完善財政資金投資模式,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放大作用,加大國傢和省各類基金、債券及資金爭取力度,做大產業發展基金,有效利用杭州城市發展基金融資模式。鼓勵社會資本采取特許經營、股權投資、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參與各類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完善PPP項目合作機制,組建運作杭州市PPP項目服務中心,健全投資回報和風險分擔機制。建立完善政府購買服務目錄,逐步擴大政府購買服務范圍。
22.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穩步推進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業務同類、資產同質國企重組整合力度,提高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率。註重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完善以落實董事會職能為核心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和員工利益共享機制。推進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系建設,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全面實行市屬經營性資產的統一監管,建立健全國有資本收益管理制度。
23.創新投資管理體制。完善重大項目統籌決策機制、要素保障及項目推進機制,優化重大項目科學決策體系,強化重大投資項目統籌協調力度,提高投資決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政府投資項目初步設計概算審查、稽察、竣工驗收和後評價機制,確保財政資金有效使用。
專欄五投融資體制改革重點工程
序號
重點改革工程
主要改革內容
1
國有投融資平臺
組建若幹個不同功能的大型市級投融資平臺,承擔我市城市基礎設施項目融資及建設任務。
2
PPP項目合作機制
建立PPP項目聯審機制,加快組建市PPP項目服務中心,建立PPP項目庫,建立完善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
3
政府基金運作機制
(1)城市發展基金:建立規模400億元的城市發展基金,推動杭州都市交通建設投資基金、杭州都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基金、杭州PPP支持基金落地生效。(2)產業基金:力爭到2018年,各級政府設立的政府產業基金總規模達到150億元,撬動1000億元社會資本,發起設立一批投資子基金,投資杭州產業發展。
4
投資管理體制機制
建立科學的重大項目管理機制,設立杭州市投資項目評審中心,優化政府投資資金使用方向,創新政府資金投資方式。
5
國有企業改革
全市國有資本80%以上集中於基礎設施企業、公共服務企業和金融產業,競爭類企業混合所有制戶數比重、資產證券化率分別達到80%以上、60%以上。
(六)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促進綠色高效發展。
24.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進產業用地差別化供應,在供應方式、使用年限、地價修正等方面試行差別化政策,探索“先租後讓”、彈性年期出讓,實施分類分檔的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政策,建立存量建設用地盤活激勵與倒逼機制,完善低效工業用地市場化退出機制。深化醫療、養老、公共停車場(庫)等公益類用地市場化改革,完善經營性用地出讓管理體制機制。完善新增用地指標分配與存量土地盤活、土地產出效益、規劃空間、耕地占補平衡資源掛鉤制度,探索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節餘指標市場化配置機制,推動“存量換增量,以增量撬動存量”。
25.加大金融改革創新力度。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著力打造錢塘江金融港灣等資本集聚轉化大平臺。有序發展互聯網金融、私募基金等新業態,支持發展浙江網商銀行,繼續爭取設立民營銀行,積極構建高效的資本轉化機制和規范的財富管理體制,打造財富管理中心和互聯網金融創新中心。推動更多企業上市和掛牌,大力發展股權投資、風險投資,規范發展各類場外交易場所。組建文創產業投資引導基金、杭州聯合銀行文創特色支行。推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發展,加快形成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進一步完善和拓展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制度,規范推進民間融資創新管理試點,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水平。
26.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建立“畝產效益”綜合評價體系,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差別化定價機制,實施高污染、高能耗行業懲罰性資源價格政策。遵循“管住中間、放開兩頭”原則,有序放開上網電價和公益性以外的銷售電價,合理制定電網、天然氣管網輸配價格。鞏固水電氣階梯價格制度,及時開展千島湖引水工程供水定價研究,實現用水“同城同質同價”。建立健全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政府投入與價格調整相協調機制。
27.構建市場化生態保護機制。以國傢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為抓手,健全排污權市場化機制,推行重點監管企業主要污染物刷卡排污制度,制定多因子計收工業企業污水處理費政策,培育和活躍二級交易市場,實施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試點。探索污水處理服務費用與污水處理效果掛鉤調整機制。推進新安江和千島湖水環境補償國傢試點,深化東苕溪(杭州段)水權制度改革試點。建立重點用能企業監測和評價體系,實施以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為基礎的用能權有償交易制度,開展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建設。推廣排污權質押貸款,完善環境信用評價制度,探索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
專欄六資源要素配置改革重點工程
序號
重點改革工程
主要改革內容
1
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推行產業用地差別化供應機制,深化醫療、養老、公共停車場(庫)等公益類用地市場化改革,完善經營性用地出讓管理體制機制,建立低效工業用地市場化退出機制。
2
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
加快建立錢塘江金融港灣聯動推進機制,完善“1+X”金融業扶持政策體系,探索建立創投改革試驗區,建設財富管理中心、全國互聯網金融創新中心。
3
國傢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制度創新
(1)發展節能環保市場,推行排污權交易、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制度。(2)探索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
4
縣域經濟體制綜合改革
全面建立要素分層定價、企業分類指導、農村產權“確權、活權、同權”、擴大民間資本進入社會領域、企業投資高效審批和創新驅動發展等體制機制,切實提升改革綜合效應。
5
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
(1)健全畝產效益綜合評價機制,建立差別化用電、用水、用能及排污收費等價格機制。(2)推進電力、天然氣等能源價格改革,完善環境服務價格政策,開展千島湖引水工程供水價格研究。
6
資源要素配置改革試點建設
開展新安江和千島湖水環境補償國傢試點,東苕溪(杭州段)水權制度改革試點,蕭山、餘杭和富陽三區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
7
搭建綜合性要素交易平臺
以杭州產權交易所為基礎,搭建綜合性要素交易平臺,推動土地使用權、排污權、用能指標、水權等自由交易、市場化配置。
(七)健全城鄉一體化機制,提升協調均衡水平。
28.積極構建城鄉發展體制。落實主體功能區制度,推進淳安縣國傢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探索限制開發區域科學發展新模式新途徑,爭創國傢級重點生態功能區示范區。積極推進“多規融合”,支持區、縣(市)先行先試,力爭實現“空間一張藍圖、項目一個本子、數據一個平臺、管理一套機制”。實施市區規劃統一管理制度。探索行政區劃調整。
29.健全中小城市、中心鎮培育發展機制。開展臨安市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健全美麗縣城建設機制。積極爭取國傢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積極穩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小城市培育、中心鎮、特色鎮改革發展,探索中心鎮“多規合一”,創新完善中心鎮管理體制,促進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新城傾斜,引導中心鎮區域范圍內和周邊鄉鎮企業向產業功能區集聚,培育建設鎮級城市,探索新型設市模式,促進人口向中心鎮集聚,帶動周邊農村地區發展。強化農業轉移人口技能和文化培訓,提高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鎮的素質和能力。
30.深化供銷合作社和農業生產經營管理體制改革。聯動推進供銷合作社改革、農業經營體制改革、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涉農部門職能轉變及企事業單位改革,強化服務功能和社有資產經營,推進淳安、臨安省級試點,出臺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方案,構建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及有效運作的體制機制,推動農業經營體系和治理體系現代化。
專欄七城鄉一體化發展改革重點工程
序號
重點改革工程
主要改革內容
1
落實主體功能區制度
科學控制城市開發邊界,加強農業空間和生態空間保護紅線管控,合理控制開發強度,推進國土空間綜合整治。深化淳安縣國傢主體功能區試點。
2
科學規劃體制建設
推進“多規合一”,實施市區規劃統一管理制度。探索行政區劃調整。
3
中小城市、中心鎮培育發展機制
推進臨安市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健全完善美麗縣城建設機制,積極爭取國傢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深化小城市、中心鎮、特色鎮改革發展。
4
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穩步推進市、縣、鄉三級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和以供銷合作社為依托的農合聯執行委員會改革,構建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及有效運作的體制機制。
(八)實施共享發展改革,增強獲得感幸福感。
31.推動蕭山、餘杭、富陽與主城區全面融合。按照社會保障、規劃管理和財政體制先行的思路,以戶籍、就業和社保、社會救助、教育、公共衛生、市民卡服務、公積金制度、公交、產業政策等領域為重點,加快推進蕭山、餘杭、富陽三區與主城區融合體制機制建設,推動要素自由流動、產業協調發展和公共服務均衡共享,到2018年實現蕭山、餘杭、富陽三區與主城區“同城同待遇”。
32.開展“三權到人、權隨人走”改革。加快推進農村“三權”確權頒證,盡快將權證發放到人,以“精準確權”全面保障農民財產權益。按照審慎穩妥原則,加快完善“權隨人走”配套制度,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完善市區村級留用地管理和使用制度,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逐步形成同權同價、流轉順暢、收益共享的入市制度。探索農村穩自動化食品機械妥推進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探索農村“三權”保證保險貸款試點,完善涉農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建立健全農村產權綜合交易服務平臺。
33.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逐步完善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和戶口遷移政策。全面啟動實施市域范圍內戶籍制度改革,制定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整體方案,形成積分落戶和居住證管理辦法。協同推進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保障、財力保障、農村產權等相關領域的配套改革。
專欄八共享發展機制重點工程
序號
重點改革工程
主要改革內容
1
蕭山、餘杭、富陽與主城區全面融合
以戶籍、就業和社保、社會救助、教育、公共衛生、市民卡服務、公積金制度、公交、產業政策等領域為重點,到2018年實現“同城同待遇”。
2
“三權到人、權隨人走”改革
推進農村“三權”確權頒證,完善“權隨人走”配套制度,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建立健全農村產權綜合交易服務平臺。
3
戶籍制度改革
完善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和戶口遷移政策。制定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整體方案,形成積分落戶和居住證管理辦法。逐步實現城鄉政策的接軌和統一。
五、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
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各區縣(市)、有關部門要把改革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形成黨委領導、政府抓總、部門協同、市縣聯動、合力攻堅的改革工作新格局。充分發揮市經濟體制改革專項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全市經濟體制改革,及時解決改革推進中的新情況新問題。
(二)嚴明責任分工。
加快規劃責任分解,制定年度改革任務實施計劃,嚴明進度安排、完成時限或者階段性目標,明確市級有關單位、各區定量充填機小型、縣(市)的職責,增強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改革設計的系統性和改革措施的協調性。牽頭部門要切實負起主體責任,抓緊抓實改革方案制定、評估、督查、落實等工作;配合部門要加強協作,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各項改革任務。
(三)抓好協調推進。
建立重大改革任務項目庫,按“繼續推進一批、啟動實施一批、謀劃設計一批”的思路實施動態管理。實施分層分類協調推進制度,建立專項小組市領導對口聯系制度,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團隊、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開展“年報告、季通報、月聯系”推動落實制度,建立問題交辦單制度,有針對性地協調解決一批突出問題。
(四)有序推進試點。
把握好改革的時機和節奏,分類指導、分步實施,推動各項改革試點先行先試,形成一批有分量、有特色、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樣本”。聚焦國傢重大戰略,大膽探索和創新,積極爭取政策和要素支持,形成全國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分類分層推進國傢、省級試點,加強與國傢、省有關部門對接協調,力求取得實質性突破。謀劃佈局一批市級改革項目,合理確定試點任務、試點數量、試點范圍和時限要求。推行改革試點總結推廣制度,及時梳理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爭取面上推廣。
(五)註重督查評估。
健全重大改革任務督查機制,將重大改革任務列入市委、市政府大督查內容,組織開展改革專項督查,並將督查結果作為年度改革考評的重要依據,督促改革落實。堅持自我評估與第三方評估相結合,加強對重大改革試點、改革項目進行改革效果評估。建立完善改革實績考核及成果反饋制度,實施以正向激勵為導向的綜合考評,鼓勵引導黨政幹部爭當改革促進派和實幹傢。
(六)營造改革氛圍。
註重以法治保障改革成果,探索建立改革創新的免責機制,著力消除改革者的思想顧慮,形成鼓勵改革、寬容失敗的良好社會氛圍,保護改革創新的積極性。健全改革宣傳引導機制,正確引導社會預期,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推進全社會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風尚。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留言列表